三国志是指哪三国
三国志的解释
书名。纪传体三国史。西晋陈寿著。六十五卷,分魏、蜀、吴三志,无表志。三志原独立,北宋时合为一书。该书文笔简练 优美 。南朝宋时裴松之为之作注,广征博引,史料甚丰。
词语分解
三的解释 三 ā 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三维空间。三 部曲 。三国( 中国 朝代名)。 表示 多次 或多数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 部首 :一; 国志的解释 .指 晋 陈寿 所撰的《三国志》。《文选·袁宏<三国名臣序赞>》:“余以暇日,常览《国志》,考其君臣,比其行事。” 吕延济 注:“《志》谓《三国志》也。”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古今正史》:“ 宋文
三国志是指哪三国
三国杀乐不思蜀的用法如下:
1、出牌阶段,对除自己外的任意一名角色使用,将乐不思蜀横置于该角色的判定区里。
2、乐不思蜀于该角色的判定阶段开始结算,其效果是:该角色进行一次判定,除非判定结果为红桃,否则跳过其出牌阶段。若判定结果为红桃则可以正常摸牌出牌。乐不思蜀在结算后都将被弃置。
三国杀这个游戏,每个角色的回合,都分为四个阶段:判定阶段、摸牌阶段、出牌阶段和弃牌阶段。
跳过出牌阶段,也就意味着直接进入弃牌阶段,然而,因为有摸牌阶段,所以摸的牌不仅没有用出去,甚至还必须弃置!一次性废掉了三个阶段,这就是乐不思蜀!
对高玩来说,他们就算抽到了乐不思蜀,往往也不会直接用——他们会把这张能决定游戏走向的牌留在手里,一直等待。直到出现一个合适的机会,把这张让人绝望的牌,贴在敌人的脑袋上,宣布游戏结束!
那么什么时候是合适的机会呢?场上敌人手中没有无懈可击;敌人的核心手上有一大把牌;有一个敌人残血等等等等,这些都是合适的机会。
三国志是指哪三国
2、1985年12月,第一代“三国志”上市,该游戏一经上市就好评如潮,拿下了当年日本BHS大赏第一名及最受读者欢迎产品奖。
3、1989年12月,《三国志Ⅱ》问世,但是这一代却并没有比第一代取得更大的成功。
4、1993年,《三国志Ⅲ》发售,这是整个三国志系列代表作之一,比之前两代有天壤之别,这一代奠定三国志系列游戏其特有的内政和战争两套系统的特色,逐渐走向成熟。
三国志是指哪三国
三国志系列哪个最好玩
我来说我知道
1.武帝纪第一(曹操)
2.文帝纪第二(曹丕)
3.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(里面有郭嘉的那段)
4.诸夏侯曹传第九
5.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(司马的那段)
5.刘二牧传第一
6.先主传第二
7.诸葛亮传第五
8.关张赵马黄传第六
9.庞统法正传第七
10.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
内容太多不是30字能解决,如果楼主要看我有电子版的,还是今注今释版本的.
三国志系列哪个最好玩
《三国志》,二十四史之一,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,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、蜀汉、东吴纪传体断代史,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“前四史”之一。
当时魏、吴两国已有史书,如官修的王沈《魏书》、私撰的鱼豢《魏略》、官修的韦昭《吴书》,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。蜀汉无史官一职,故自行采集,仅得十五卷。
陈寿前半生是在蜀汉度过,入仕后,受宦官黄皓排挤而不得志。蜀汉灭亡后,陈寿历任著作郎,晚年多次被贬,屡次受人非议,历经十年艰辛,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《三国志》。
作品评价:
陈寿所著的《三国志》,与前三史一样,也是私人修史。他死后,尚书郎范頵上表说:“陈寿作《三国志》,辞多劝诫,朋乎得失,有益风化,虽文艳不若相如,而质直过之,愿垂采录。”由此可见,《三国志》书成之后,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和称赞。
陈寿叙事简略,三书很少重复,记事翔实。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,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。史学界把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《三国志》合称前四史,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