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道德经》第三十五章
《道德经》第三十五章:往而不害
原文:
1.执大象,天下往。往而不害,安平泰。
2.乐与饵,过客止。道之出口,淡乎其无味,视之不足见,听之不足闻,用之不足既。
直译:
1.谁掌握了伟大的“道”,普天下的人们便都来向他投靠。向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,于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、宁静。
2.动听的音乐和美好的食物,能使过路的人都情不自禁为之停步。用语言来表述大道,是平淡而无味儿的,看它,看也看不见;听它,听也听不见;而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,无限制的。
我的解读:
大象指“道”。饵:精美的食物。既:穷尽,完。
这一章讲了大道的运用和本体。
从运用的角度来讲,能够按照道的法则行事,那么,就能得到天下人的归附,没有祸害。因为,在大道得以施行的环境中,人们相互之间不用提防,和睦相处,相亲相爱,没有尔虞我诈,没有屠戮和奸诈,生活是一片其乐融融,安泰、宁静的景象。
从本体的角度来看,大道是无形无相,说出来也平淡无奇,但能用之不竭。
“道“所显现的特征,让我们不由自主联想到空气、阳光和水。这三者的最佳状态,就是淡而无味,正所谓净气无臭,明光无色,真水无香。
空气、阳光和水,真正的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,可恰恰这三者,是万事万物不可或缺的东西,它的有无,决定世上一切事物的生与死,兴与亡。
本章的宗旨是:认识大道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键,也是实现人生意义的根本。因此,人们切勿舍本逐末,背离大道,为一时的名利所诱惑。否则,不但不能实现心灵的自由,也会对人生的归宿产生疑惑。
在现实生活中,追求享乐是人生而具有的本性,人们总是渴求一种大富大贵的生活方式,总想鹤立鸡群、卓尔不类。而对于幸福和快乐的贪有,恨不得天天都被它所包围,被它所融化。
其实,这都是一种违道行为。更多的时候,应该保持一种平常心,顺道而为,享受一种恬淡宁静和祥和。
人们常说的平平淡淡才是真,就是对道的深切感悟。也就是回归到人的初始状态。
所以在物质生活丰富的社会中,人们要克制自己的欲望,要有清醒的头脑,来遵循大道,追求大道。得道者以大道修身治国,人们自然会受益无穷。
原文:
1.执大象,天下往。往而不害,安平泰。
2.乐与饵,过客止。道之出口,淡乎其无味,视之不足见,听之不足闻,用之不足既。
直译:
1.谁掌握了伟大的“道”,普天下的人们便都来向他投靠。向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,于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、宁静。
2.动听的音乐和美好的食物,能使过路的人都情不自禁为之停步。用语言来表述大道,是平淡而无味儿的,看它,看也看不见;听它,听也听不见;而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,无限制的。
我的解读:
大象指“道”。饵:精美的食物。既:穷尽,完。
这一章讲了大道的运用和本体。
从运用的角度来讲,能够按照道的法则行事,那么,就能得到天下人的归附,没有祸害。因为,在大道得以施行的环境中,人们相互之间不用提防,和睦相处,相亲相爱,没有尔虞我诈,没有屠戮和奸诈,生活是一片其乐融融,安泰、宁静的景象。
从本体的角度来看,大道是无形无相,说出来也平淡无奇,但能用之不竭。
“道“所显现的特征,让我们不由自主联想到空气、阳光和水。这三者的最佳状态,就是淡而无味,正所谓净气无臭,明光无色,真水无香。
空气、阳光和水,真正的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,可恰恰这三者,是万事万物不可或缺的东西,它的有无,决定世上一切事物的生与死,兴与亡。
本章的宗旨是:认识大道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键,也是实现人生意义的根本。因此,人们切勿舍本逐末,背离大道,为一时的名利所诱惑。否则,不但不能实现心灵的自由,也会对人生的归宿产生疑惑。
在现实生活中,追求享乐是人生而具有的本性,人们总是渴求一种大富大贵的生活方式,总想鹤立鸡群、卓尔不类。而对于幸福和快乐的贪有,恨不得天天都被它所包围,被它所融化。
其实,这都是一种违道行为。更多的时候,应该保持一种平常心,顺道而为,享受一种恬淡宁静和祥和。
人们常说的平平淡淡才是真,就是对道的深切感悟。也就是回归到人的初始状态。
所以在物质生活丰富的社会中,人们要克制自己的欲望,要有清醒的头脑,来遵循大道,追求大道。得道者以大道修身治国,人们自然会受益无穷。
《道德经》第三十五章
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天地之始,有名万物之母。
故常无欲以观其妙;常有欲以观其徼。
此两者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。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老子讲的“道”指代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,宇宙的终极真理。
打个比方,你是生活在二维世界的生命体,我想要告诉你什么是立方体,只能用投影把三维世界降到二维给你做解释。比如,几何老师,在黑板上画一个立方体,那是真正的立方体吗?
但是因为语言,以及人类认知能力的限制,老子讲的东西,只是那个终极真理在我们这个世界的投影而已。请你知道由于维度限制的存在,老子说的,以及我们听到的都是降维后的模拟信息而已。
老子讲的道理将不是原来的真相,而是经过降维衰减后的投影。老子在讲这个概念的时候会用到很多的概念,这些概念也是经过降维衰减后的概念。需要我们自己去归纳还原(这个过程叫悟道)。
这就是道可道,非恒道。老子讲的只是那个宇宙终极真理的降维后的投影,而不是它本身。我们能用语言,文字,图像表达出来的东西,并不是那个东西本身。我们人类没有直接认识和表达那个终极真理的现实工具。
“ 名可名非恒名”。第一个名,指的是我们可以感知到的有形的事物。
第二个名,是个动词,就是“取名”,“抽象成概念”。
我们能用概念表达出来的东西,都会损失掉很多信息。尤其是这个事物的整体性。我们通过概念理解的那个事物,其实并不是那个事物本身的真实存在。所以叫,“名可名非常名”。任何名称一旦说出来,它就有很大的局限性,我们现在不要受它的影响。
所以老子在这里也提出一个“常名”,“常名”就是不会有局限性的名号,也就是万物本来的样子 - “万物的自性”。
这个“道”指的还不是宇宙的终极真理,而是这种真理在人心的映射,是人心中的“道”。
因为已经跳出了工具理性能力范畴,还跳出了价值理性范畴,所以“道”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,或者说自然语言这个种工具不具备为“道”建模的能力,这就是“道可道非常道”。
道和名,这两个基本概念了解了之后,后面的就好理解了。
无,名天地之始;有,名万物之母。
我们给“天地之始”强行安一个概念,意思是说,
无形无名,是造生万物的起始。
叫做“无”; 给“天地之母” 再强行安一个概念,有形有名,是孕育万物的母亲,是化生万物的动力。
一切一切的总根源叫作“无”,但是“无”里面要想产生万物,就要靠“有”。如果没有“有”,就产生不了东西。
为啥要用这两个字,因为最接近嘛!能有两个接近的字就不错了,咱们意会就好,不要纠结这种原始定义,否则就是不可名、不可道了,之后那五千多字怎么写?跟着后面的文字好好体会就行了。
也可以理解为,不管是“有”还是“无”,他们的本源是一样的, 就是一个东西,都是道在人心上的投影的正反两面。
故常无欲以观其妙;常有欲以观其徼。
所以他劝我们说: 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;常有,欲以观其徼。 “
常无”的意思是说,我们常常要站在这个“无”的立场,来想事情。你本已“无”,又不离开“无”的时候,若你想观宇宙天地如何变化的玄妙,是有可能的。
你常常站在 “有” 的立场上,就能看到宇宙万物看得见的部分的变化,这也可以做的到。这两边用的方法都一样,叫作“观”。
“观”,不是只说用眼睛看。用眼睛看,叫作“见”,而“观”不一定看见,它是要透过精神来体验的。
我们常说观世音菩萨,至于他的眼睛有没有在看你,你也不知道,可是他的观是最高明的,你透过精神来观,比你用肉眼去观,要明白得多。
《道德经》的这个“徼”字,应当是老子借用来表达他自己的哲学概念的,王弼的解释合理些:“徼,归终也。”一件事物最终的结果,它所能达到的边界,就是“徼”。是个有形的事物,就有边界。日月星辰,花草树木。我们可以调动自己的意识,也就是你说的感知力,去观察他们,也就是说,“有”可以用理性能力去观察,“有欲”就是调动“意识”去观察有形事物的行为,这叫常有欲以观其徼。
事物的发展由微至巨,其间总有它的一个方向和轨迹。而它起点的至微和终点的至巨之处,都为常人所不见,必须无欲而有心之人,才能把握。观妙就是观小、观微,能观妙,方能见微知著。看见表象背后的东西。
“此两者同”,告诉我们“有”跟“无”是相同的,只是名称不同而已。换句话说,“有”跟“无” 都来自于道,出来以后给它两个不同的名字,因而“有”跟“无”不是对立的。
一个事物总会包含对立统一的矛盾,我们现在很喜欢用对立,但是我们更要去了解的是统一。
统一就是彼此会彼此会互相包含,互相转化,互相迁就。
对立就糟糕了,就僵在那里了,所以我们尽量不要让任何事情对立,要让它们相对待,彼此尊重、彼此包含,做良性的互动。
老子为什么在名之后,马上讲出“无”跟“有”?他是为了告诉我们“无”是一个名称,“有”也只是一个名称。
所以,你不要太执著,千万不要认为有就是有,没有就是没有,有跟没有这两个是不通的,是对立的,不要有这种观念比较好。
下面接着说: 同谓之玄,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“同谓之玄”,就是因为同,又不太好说清楚,不太好理解。那就叫“玄”吧。
什么是玄?一束丝绳。这个字简直用的太秒了,彼此缠绕在一起,千丝万缕、连绵不绝。
整个《道德经》的观念,这两个字也是很重要的,叫作“玄同”。“玄同”现在一般人看不懂,认为是不同的,但是如果站在更高的层次,看得更深入、看得更广一点,你就会觉得它本来是一样的,有什么不同。只不过是在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东西而已。
“玄之又玄”,为什么要用两个“玄”?
就是说前面的“玄”,要把它破掉。既不要执着于有,也不要执着于无。
“玄之又玄”,后面这个“玄”,就是拿来否定前面那个“玄”的,意思是你认为这样是玄,实际我告诉你这是不玄。如果你认为他不是,那么我会告诉你它就是。因为它是“众妙之门”。
有点像佛法里说的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非空非有。
那么,“众妙之门”是什么意思?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形象,这个“象”,是从“众妙之门”出来的。
看到这里,那大家一定会想到,这个“众妙之门”,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天门。本来就是这样,天门是似有似无,又有又无的,那个就是道。
所以这样大家就可以看出来,你向内观可以观到道体之妙,向外观可以观到道用之妙。
这样,我们就把整个的第一章看得很清楚了。有几个要点,第一个是“道”,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,宇宙的终极整理。
第二个是“常”,它是恒常,不能常常变动。
第三个是“名”,它是很不可靠的,只是一个名号而已,你不要太相信。
第四个,“无”“有”。
第五个,最要紧的字叫作“同”。
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接着来探讨,为什么“有”跟“无”是相通的。所以,老子第二章,就开始要把“有”破掉。
之所以要先把“有”破掉,是因为一般人痛苦的来源就是“有”。怎么你比我多呢,怎么你用的东西比我贵呢,怎么你升迁比我快呢,所有痛苦都是从“有”而来的。
人如果不把“有”破掉,那你永远痛苦不堪的。
故常无欲以观其妙;常有欲以观其徼。
此两者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。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老子讲的“道”指代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,宇宙的终极真理。
打个比方,你是生活在二维世界的生命体,我想要告诉你什么是立方体,只能用投影把三维世界降到二维给你做解释。比如,几何老师,在黑板上画一个立方体,那是真正的立方体吗?
但是因为语言,以及人类认知能力的限制,老子讲的东西,只是那个终极真理在我们这个世界的投影而已。请你知道由于维度限制的存在,老子说的,以及我们听到的都是降维后的模拟信息而已。
老子讲的道理将不是原来的真相,而是经过降维衰减后的投影。老子在讲这个概念的时候会用到很多的概念,这些概念也是经过降维衰减后的概念。需要我们自己去归纳还原(这个过程叫悟道)。
这就是道可道,非恒道。老子讲的只是那个宇宙终极真理的降维后的投影,而不是它本身。我们能用语言,文字,图像表达出来的东西,并不是那个东西本身。我们人类没有直接认识和表达那个终极真理的现实工具。
“ 名可名非恒名”。第一个名,指的是我们可以感知到的有形的事物。
第二个名,是个动词,就是“取名”,“抽象成概念”。
我们能用概念表达出来的东西,都会损失掉很多信息。尤其是这个事物的整体性。我们通过概念理解的那个事物,其实并不是那个事物本身的真实存在。所以叫,“名可名非常名”。任何名称一旦说出来,它就有很大的局限性,我们现在不要受它的影响。
所以老子在这里也提出一个“常名”,“常名”就是不会有局限性的名号,也就是万物本来的样子 - “万物的自性”。
这个“道”指的还不是宇宙的终极真理,而是这种真理在人心的映射,是人心中的“道”。
因为已经跳出了工具理性能力范畴,还跳出了价值理性范畴,所以“道”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,或者说自然语言这个种工具不具备为“道”建模的能力,这就是“道可道非常道”。
道和名,这两个基本概念了解了之后,后面的就好理解了。
无,名天地之始;有,名万物之母。
我们给“天地之始”强行安一个概念,意思是说,
无形无名,是造生万物的起始。
叫做“无”; 给“天地之母” 再强行安一个概念,有形有名,是孕育万物的母亲,是化生万物的动力。
一切一切的总根源叫作“无”,但是“无”里面要想产生万物,就要靠“有”。如果没有“有”,就产生不了东西。
为啥要用这两个字,因为最接近嘛!能有两个接近的字就不错了,咱们意会就好,不要纠结这种原始定义,否则就是不可名、不可道了,之后那五千多字怎么写?跟着后面的文字好好体会就行了。
也可以理解为,不管是“有”还是“无”,他们的本源是一样的, 就是一个东西,都是道在人心上的投影的正反两面。
故常无欲以观其妙;常有欲以观其徼。
所以他劝我们说: 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;常有,欲以观其徼。 “
常无”的意思是说,我们常常要站在这个“无”的立场,来想事情。你本已“无”,又不离开“无”的时候,若你想观宇宙天地如何变化的玄妙,是有可能的。
你常常站在 “有” 的立场上,就能看到宇宙万物看得见的部分的变化,这也可以做的到。这两边用的方法都一样,叫作“观”。
“观”,不是只说用眼睛看。用眼睛看,叫作“见”,而“观”不一定看见,它是要透过精神来体验的。
我们常说观世音菩萨,至于他的眼睛有没有在看你,你也不知道,可是他的观是最高明的,你透过精神来观,比你用肉眼去观,要明白得多。
《道德经》的这个“徼”字,应当是老子借用来表达他自己的哲学概念的,王弼的解释合理些:“徼,归终也。”一件事物最终的结果,它所能达到的边界,就是“徼”。是个有形的事物,就有边界。日月星辰,花草树木。我们可以调动自己的意识,也就是你说的感知力,去观察他们,也就是说,“有”可以用理性能力去观察,“有欲”就是调动“意识”去观察有形事物的行为,这叫常有欲以观其徼。
事物的发展由微至巨,其间总有它的一个方向和轨迹。而它起点的至微和终点的至巨之处,都为常人所不见,必须无欲而有心之人,才能把握。观妙就是观小、观微,能观妙,方能见微知著。看见表象背后的东西。
“此两者同”,告诉我们“有”跟“无”是相同的,只是名称不同而已。换句话说,“有”跟“无” 都来自于道,出来以后给它两个不同的名字,因而“有”跟“无”不是对立的。
一个事物总会包含对立统一的矛盾,我们现在很喜欢用对立,但是我们更要去了解的是统一。
统一就是彼此会彼此会互相包含,互相转化,互相迁就。
对立就糟糕了,就僵在那里了,所以我们尽量不要让任何事情对立,要让它们相对待,彼此尊重、彼此包含,做良性的互动。
老子为什么在名之后,马上讲出“无”跟“有”?他是为了告诉我们“无”是一个名称,“有”也只是一个名称。
所以,你不要太执著,千万不要认为有就是有,没有就是没有,有跟没有这两个是不通的,是对立的,不要有这种观念比较好。
下面接着说: 同谓之玄,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“同谓之玄”,就是因为同,又不太好说清楚,不太好理解。那就叫“玄”吧。
什么是玄?一束丝绳。这个字简直用的太秒了,彼此缠绕在一起,千丝万缕、连绵不绝。
整个《道德经》的观念,这两个字也是很重要的,叫作“玄同”。“玄同”现在一般人看不懂,认为是不同的,但是如果站在更高的层次,看得更深入、看得更广一点,你就会觉得它本来是一样的,有什么不同。只不过是在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东西而已。
“玄之又玄”,为什么要用两个“玄”?
就是说前面的“玄”,要把它破掉。既不要执着于有,也不要执着于无。
“玄之又玄”,后面这个“玄”,就是拿来否定前面那个“玄”的,意思是你认为这样是玄,实际我告诉你这是不玄。如果你认为他不是,那么我会告诉你它就是。因为它是“众妙之门”。
有点像佛法里说的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非空非有。
那么,“众妙之门”是什么意思?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形象,这个“象”,是从“众妙之门”出来的。
看到这里,那大家一定会想到,这个“众妙之门”,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天门。本来就是这样,天门是似有似无,又有又无的,那个就是道。
所以这样大家就可以看出来,你向内观可以观到道体之妙,向外观可以观到道用之妙。
这样,我们就把整个的第一章看得很清楚了。有几个要点,第一个是“道”,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,宇宙的终极整理。
第二个是“常”,它是恒常,不能常常变动。
第三个是“名”,它是很不可靠的,只是一个名号而已,你不要太相信。
第四个,“无”“有”。
第五个,最要紧的字叫作“同”。
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接着来探讨,为什么“有”跟“无”是相通的。所以,老子第二章,就开始要把“有”破掉。
之所以要先把“有”破掉,是因为一般人痛苦的来源就是“有”。怎么你比我多呢,怎么你用的东西比我贵呢,怎么你升迁比我快呢,所有痛苦都是从“有”而来的。
人如果不把“有”破掉,那你永远痛苦不堪的。
《道德经》第三十五章
【原文】
道,可道,非常道;名,可名,非常名。无,名万物之始;有,名万物之母。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;常有,欲以观其徼。此两者,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,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【试译】
能用语言表述出来的“道”,都不是永恒的、终极的“道”;能够用言辞说出来的“名”,都不是永恒的、终极的“名”。“无”,是天地的源起;“有”,是万物的开端。所以,要经常从“无”中去观察“道”的奥妙;经常从“有”中去认识“道”的端倪。“无”和“有”这两者,源头相同但是名字不同,但是都称得上深远玄妙。而且这不是一般的深远玄妙,而是深远又深远,玄妙又玄妙,这就是天地万物之无穷奥妙的总门。
[心得]
第一次读《老子》,应该是在高中,特别喜欢,手不释卷,能背诵出不少经典名句,如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”,这些句子不仅仅是学习写作的语言积累,更是我在困境中的精神营养,当成绩波动,心态不平时,默念一念,很快就能恢复平静,以水之德涵养心性,这是一种智慧。
开篇第一章不太好懂,历来注家都有争议,记得大一的古代文学老师讲的就有三种说法。我比较认可的是说“道”是天地万物的本源,“有”和“无”是事物的两种存在方式,是老子的世界观阐释。
道,可道,非常道;名,可名,非常名。无,名万物之始;有,名万物之母。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;常有,欲以观其徼。此两者,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,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【试译】
能用语言表述出来的“道”,都不是永恒的、终极的“道”;能够用言辞说出来的“名”,都不是永恒的、终极的“名”。“无”,是天地的源起;“有”,是万物的开端。所以,要经常从“无”中去观察“道”的奥妙;经常从“有”中去认识“道”的端倪。“无”和“有”这两者,源头相同但是名字不同,但是都称得上深远玄妙。而且这不是一般的深远玄妙,而是深远又深远,玄妙又玄妙,这就是天地万物之无穷奥妙的总门。
[心得]
第一次读《老子》,应该是在高中,特别喜欢,手不释卷,能背诵出不少经典名句,如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”,这些句子不仅仅是学习写作的语言积累,更是我在困境中的精神营养,当成绩波动,心态不平时,默念一念,很快就能恢复平静,以水之德涵养心性,这是一种智慧。
开篇第一章不太好懂,历来注家都有争议,记得大一的古代文学老师讲的就有三种说法。我比较认可的是说“道”是天地万物的本源,“有”和“无”是事物的两种存在方式,是老子的世界观阐释。
《道德经》第三十五章
曾老讲解:
第一章道可道
道可道非常道,名可名非常名
无,名天地之始,有,名万物之母
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
常有,欲以观其徼
此两者同,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,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
我们要研究道德经,首先要了解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?
我们都很清楚,道并不是老子首先发现的。应该追溯到伏羲氏,伏羲氏他知道一切一切都有个总根源,
只是当时没有文字,他没有办法用任何文字来说明,
所以只好不得已一画开天,
这一画开天那一画现在叫做符号,当时就叫象,可是这一来呀就影响到几千年来,我们中华民族的人,非常的执象,很迷那个象,看天,天象,看人,人象,看地,地象。
老子看到这个状况,他就感觉到,如果再这样执象下去,我们迟早会被象困住了,没有办法在继续往前进。那对伏羲氏来讲,也是很不好的现象,
因此,他就决定要破象立道,这个道他是要把相破掉然后把道立出来,但是他看到伏羲氏画像大家就执象,
因此,他也担心他一旦说出道来,大家就执道了,所以一开始他就讲,道可道非常道,这非常有警告的意思,
说各位我好心好意把当年伏羲氏所没有办法讲出来的道,我把它说出来,可是你们不要执迷于道
所以道可道非常道,实际上是用来破道的,这是我们心里头,要很清楚的一点,当然这个道,我们现在很清楚,它是代表宇宙万象,
这个包括人生的一切造化都在里面,因此呢,这个里头的常字非常重要,道再加上一个常字就变常道,常道就是恒长的道理,这里面有变的部分,有不变的部分
你看这样听起来我们就觉得他跟易经的道理很接近。那老子就说啊,名可名非常名,名呢?
名是名称,伏羲氏当时没有文字,所以没有出现到这个名字,
老子那个时代文字已经很成熟了,所以就有很多名称,那老子就说名可名,非常名,任何名称一旦说出来,它就有很大的局限性
我们现在不要受他的影响所以我们这里提出一个字,叫做常名,常名就是他不会有局限性的名号,那叫什么?那叫万物的自性,老子当年讲道,好像很玄妙,
实际上,现在的人呐,你如果跟他讲宇宙有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根源,差不多大家都知道,那他就是本体嘛。
本来就是本体,本体也叫做行上,所以我们现在,对道到底存不存在?道是什么?应该比以前人少很多疑问,
天道是老子所说的东西这句话我们应该很清楚,同样说道孔子多半说的是人道,而老子在道德经里面,他大概都在讲天道。
天人合一,从他们两个身上,你一定要做很合适的配合,
老子是从天道出发,然后走向人道,而孔子是从人道出发,然后走向天道
但是最后的目标是一样的就是要把《易经》背后的那个道,给它宣扬出来,
道德经它的源头是《易经》,所以道德经第一章它跟易经有什么配合的地方呢?
《易经》开了一个易门叫做阴阳,阴阳易之门,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,
现在呢?道德经第一章它也开了一个道的门,有无道之门,
所以第一章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,一个有一个无,这两个不完全等于阴阳,否则他就用阴阳不就好了吗?
无名天地之始,有名万物之母,这个始跟母有什么不同?始是开端,母是本源,它本来是从这里出来的,
母是能够使万物化生的一种动力,
这两个不太一样
一切一切的总根源,叫做无
但是无里面他会产生万物,这个要靠什么?靠有,
如果没有有,它就产生不了东西,所以无跟有,这两个名词也是我们学习道德经要好好去了解的,所以呀,他下面就劝我们,
故常无欲以观其妙,常有欲以观其徼
老子的文字啊,实在是很美,你看一个常无,一个常有常无的意思是什么?就是要我们常常要站在无的立场上来想事情,
你本于无的时候你不离开无,而你要观宇宙天地怎么变化的这种玄妙?这是有可能的
你常常本于有,然后你想要看到宇宙万物,它们看得见部分的变化,这也可以做得到,而两边用的方法都一样,叫做观,这个观不简单,观不是说用眼睛看才叫观,观是要透过精神来体验才叫观,
我们用眼睛看的其实呀,那还不如叫做见,观不一定要看见,观是要,透过精神来体验才叫观,
你看观世音菩萨你看她眼睛有没有在看你?你也不知道,可是他的观是最高明的,你透过精神来观,比你用肉眼来观,要明白的多,
此两者同,出而异名。
此两者同,他告诉你有跟无是相同的,它只是名称不同而已,
为什么名称不同呢?因为它本来在道里面,出来以后给他们两个不同的名字,有跟无不是对立,我们现在很喜欢用对立,其实世界上没有相对立的东西,它只有相对待,相对待就是彼此会互动,彼此会迁就,彼此会变化,
对立就糟糕了,对立就僵在那里了,所以我们就尽量不要让任何东西对立,要让它对待彼此尊重,
彼此包含,做良性的互动,老子为什么要在明知后?他马上就讲出无跟有?他就告诉我们,无只是一个名称,有也只是一个名称,你不要太执着,千万不要说有就是有,没有就是没有,这两个是不通的,这两个是对立的,不要有这种观念,比较好。下面呢?
同谓之玄
就是因为它同,所以才叫玄妙,
我想整个道德经的观念,这两个字也是很重要,叫做玄同,
玄同,现在一般人看不懂,他认为是不同的,但是你如果站在更高的层次看的更深,看的更广,你会觉得那本来是一样的,有什么不同呢?
玄之又玄为什么要用两个玄?他就是说前面那个玄,你又要把它破掉了,否则你就是很玄很玄
你看现在很多人都说,你看老子玄呀,道德经玄啊,他就是没读懂道德经,所以玄之又玄后面这个玄,就是拿来否定前面那个玄,说,好你认为这样是玄,现在我告诉你,这是不玄的,为什么?
因为他是众妙之门,众妙之门是什么意思?
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形象,这个象是从众妙之门出来的,
那大家一定会想到,哎呀,这个众妙之门就是我们平常人所讲的天门了,
那本来就是天门嘛,
天门是似有似无,,那个就是道,所以大家就可以看出来,你向内观可以观到道体之妙,
向外观可以观道道用之妙。
这样的我们就把整个的第一章呢,就看的很清楚
有几个要点?
第一个到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,第二个常,它是恒常,不能常常变动的,名只是个名号而已,然后无有是相同的,所以我们就要了解,为什么有跟无是相同的,
所以第二章就要把有给破掉,为什么老子要把有给破掉呢?因为很多人的痛苦之源就是有。
怎么你比我多嘞?怎么你用的东西比我贵呢?怎么你比我升迁快呢?
所有的痛苦都是有来的,所以人如果你不把有给破掉,那你永远痛苦不堪。
第一章道可道
道可道非常道,名可名非常名
无,名天地之始,有,名万物之母
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
常有,欲以观其徼
此两者同,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,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
我们要研究道德经,首先要了解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?
我们都很清楚,道并不是老子首先发现的。应该追溯到伏羲氏,伏羲氏他知道一切一切都有个总根源,
只是当时没有文字,他没有办法用任何文字来说明,
所以只好不得已一画开天,
这一画开天那一画现在叫做符号,当时就叫象,可是这一来呀就影响到几千年来,我们中华民族的人,非常的执象,很迷那个象,看天,天象,看人,人象,看地,地象。
老子看到这个状况,他就感觉到,如果再这样执象下去,我们迟早会被象困住了,没有办法在继续往前进。那对伏羲氏来讲,也是很不好的现象,
因此,他就决定要破象立道,这个道他是要把相破掉然后把道立出来,但是他看到伏羲氏画像大家就执象,
因此,他也担心他一旦说出道来,大家就执道了,所以一开始他就讲,道可道非常道,这非常有警告的意思,
说各位我好心好意把当年伏羲氏所没有办法讲出来的道,我把它说出来,可是你们不要执迷于道
所以道可道非常道,实际上是用来破道的,这是我们心里头,要很清楚的一点,当然这个道,我们现在很清楚,它是代表宇宙万象,
这个包括人生的一切造化都在里面,因此呢,这个里头的常字非常重要,道再加上一个常字就变常道,常道就是恒长的道理,这里面有变的部分,有不变的部分
你看这样听起来我们就觉得他跟易经的道理很接近。那老子就说啊,名可名非常名,名呢?
名是名称,伏羲氏当时没有文字,所以没有出现到这个名字,
老子那个时代文字已经很成熟了,所以就有很多名称,那老子就说名可名,非常名,任何名称一旦说出来,它就有很大的局限性
我们现在不要受他的影响所以我们这里提出一个字,叫做常名,常名就是他不会有局限性的名号,那叫什么?那叫万物的自性,老子当年讲道,好像很玄妙,
实际上,现在的人呐,你如果跟他讲宇宙有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根源,差不多大家都知道,那他就是本体嘛。
本来就是本体,本体也叫做行上,所以我们现在,对道到底存不存在?道是什么?应该比以前人少很多疑问,
天道是老子所说的东西这句话我们应该很清楚,同样说道孔子多半说的是人道,而老子在道德经里面,他大概都在讲天道。
天人合一,从他们两个身上,你一定要做很合适的配合,
老子是从天道出发,然后走向人道,而孔子是从人道出发,然后走向天道
但是最后的目标是一样的就是要把《易经》背后的那个道,给它宣扬出来,
道德经它的源头是《易经》,所以道德经第一章它跟易经有什么配合的地方呢?
《易经》开了一个易门叫做阴阳,阴阳易之门,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,
现在呢?道德经第一章它也开了一个道的门,有无道之门,
所以第一章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,一个有一个无,这两个不完全等于阴阳,否则他就用阴阳不就好了吗?
无名天地之始,有名万物之母,这个始跟母有什么不同?始是开端,母是本源,它本来是从这里出来的,
母是能够使万物化生的一种动力,
这两个不太一样
一切一切的总根源,叫做无
但是无里面他会产生万物,这个要靠什么?靠有,
如果没有有,它就产生不了东西,所以无跟有,这两个名词也是我们学习道德经要好好去了解的,所以呀,他下面就劝我们,
故常无欲以观其妙,常有欲以观其徼
老子的文字啊,实在是很美,你看一个常无,一个常有常无的意思是什么?就是要我们常常要站在无的立场上来想事情,
你本于无的时候你不离开无,而你要观宇宙天地怎么变化的这种玄妙?这是有可能的
你常常本于有,然后你想要看到宇宙万物,它们看得见部分的变化,这也可以做得到,而两边用的方法都一样,叫做观,这个观不简单,观不是说用眼睛看才叫观,观是要透过精神来体验才叫观,
我们用眼睛看的其实呀,那还不如叫做见,观不一定要看见,观是要,透过精神来体验才叫观,
你看观世音菩萨你看她眼睛有没有在看你?你也不知道,可是他的观是最高明的,你透过精神来观,比你用肉眼来观,要明白的多,
此两者同,出而异名。
此两者同,他告诉你有跟无是相同的,它只是名称不同而已,
为什么名称不同呢?因为它本来在道里面,出来以后给他们两个不同的名字,有跟无不是对立,我们现在很喜欢用对立,其实世界上没有相对立的东西,它只有相对待,相对待就是彼此会互动,彼此会迁就,彼此会变化,
对立就糟糕了,对立就僵在那里了,所以我们就尽量不要让任何东西对立,要让它对待彼此尊重,
彼此包含,做良性的互动,老子为什么要在明知后?他马上就讲出无跟有?他就告诉我们,无只是一个名称,有也只是一个名称,你不要太执着,千万不要说有就是有,没有就是没有,这两个是不通的,这两个是对立的,不要有这种观念,比较好。下面呢?
同谓之玄
就是因为它同,所以才叫玄妙,
我想整个道德经的观念,这两个字也是很重要,叫做玄同,
玄同,现在一般人看不懂,他认为是不同的,但是你如果站在更高的层次看的更深,看的更广,你会觉得那本来是一样的,有什么不同呢?
玄之又玄为什么要用两个玄?他就是说前面那个玄,你又要把它破掉了,否则你就是很玄很玄
你看现在很多人都说,你看老子玄呀,道德经玄啊,他就是没读懂道德经,所以玄之又玄后面这个玄,就是拿来否定前面那个玄,说,好你认为这样是玄,现在我告诉你,这是不玄的,为什么?
因为他是众妙之门,众妙之门是什么意思?
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形象,这个象是从众妙之门出来的,
那大家一定会想到,哎呀,这个众妙之门就是我们平常人所讲的天门了,
那本来就是天门嘛,
天门是似有似无,,那个就是道,所以大家就可以看出来,你向内观可以观到道体之妙,
向外观可以观道道用之妙。
这样的我们就把整个的第一章呢,就看的很清楚
有几个要点?
第一个到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,第二个常,它是恒常,不能常常变动的,名只是个名号而已,然后无有是相同的,所以我们就要了解,为什么有跟无是相同的,
所以第二章就要把有给破掉,为什么老子要把有给破掉呢?因为很多人的痛苦之源就是有。
怎么你比我多嘞?怎么你用的东西比我贵呢?怎么你比我升迁快呢?
所有的痛苦都是有来的,所以人如果你不把有给破掉,那你永远痛苦不堪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